關於評論的yes or no
評論可不可以有「我」?
寫評可不可以接受贈票?
想寫負評又怕得罪人?
到底是誰來決定這些可以或不可以呢?
關於評論的這些跟那些,寫評的你看稿的我可能都煩惱過的問題,
跟身經百戰的表演藝術評論台台長紀慧玲老師來一場你問我答,
一起討論,一起思考,評論的寫作、觀念、倫理,etc..
主講:紀慧玲(表演藝術評論台台長)
地點:臺南文化中心國際廳B1會議室
Program
黑盒子裏的死亡田園詩
詳細內容
半途裡的怒吼與鳴唱:在臺南劇場拼湊一張未完成的世代圖像
詳細內容
偽裝成「望南藝評」年度觀察的管窺與點評
詳細內容
當「愛」力有未逮
詳細內容
一二三,三二一,一起湊個熱鬧又何妨
詳細內容
自我療傷的獄外囚徒
詳細內容
「臺南藝術節」2018的三種空間風景
詳細內容
當古典歌劇不必古典
詳細內容
初夏臺南藝術節之驚鴻一瞥
詳細內容
批判不足野心有餘
詳細內容
美麗的末日回望
詳細內容
2018望南藝評年度總評
詳細內容
知更鳥何辜?狂人何在?
詳細內容
2018望南藝評年度總評
詳細內容
力與意的虛與實──《白色說書人》的實力
詳細內容
如何犯規,怎樣劇場?
詳細內容
確保出戲的《決不入戲》
詳細內容
再度歸來的告密者
詳細內容
等待的徒勞,徒勞的等待
詳細內容
我愛你,卻無法拯救你——淺談《小兒子》的戲裡戲外(註1)
詳細內容
魚兒魚兒水中游,魚丸魚丸湯裡溜
詳細內容
故事內容與音樂的選擇
詳細內容
腹語大師這晚不只說腹語
詳細內容
新藝•新意?
詳細內容
貼合與重生
詳細內容
當我們「童」在一起
詳細內容
改編曲的詮釋
詳細內容
往返於遊戲的表象
詳細內容
失衡間迸出幽默
詳細內容
不斷升級的笑果
詳細內容
當我成為「他們」
詳細內容
舞劇的抽象與具體
詳細內容
跨界的勇氣
詳細內容
穿梭銀幕之間《銀幕之人》
詳細內容
淪為兒童美育的掣肘?
詳細內容
當合唱作為一種文化凝聚的力量
詳細內容
City Café 的愛戀故事
詳細內容
亂民從何來到2018,從何而去?
詳細內容
永康工業區裡的熱情樂音
詳細內容
從田裡開出的花
詳細內容
整齊一致與多樣性
詳細內容
如何等待?
詳細內容
離開月球之後
詳細內容
真正的瘋狂,是在伸展台下凝視我的你
詳細內容
「林千鶴」主題館,歡迎光臨!
詳細內容
幸福夢想無法販賣
詳細內容
剖析來自匈牙利的樂音
詳細內容
寫意餘暉照射著府城飯桌仔
詳細內容
從歷史脈絡中,聽見細膩的詼諧曲
詳細內容
縱向和聲與橫向旋律
詳細內容
值得深思的惡趣味
詳細內容
等待•哭哭與啼啼
詳細內容
兒童語言的拿捏
詳細內容
以傾聽打破瘖啞
詳細內容
交響樂團與兒童觀眾的兩難
詳細內容
說與不說之間 ——淺談《台北男女》的語言意義
詳細內容
一次視角轉換的驚奇
詳細內容
該如何認識你
詳細內容
故事之內的故事——《向左走向右走》的文本互涉
詳細內容
找回失衡的權力關係:破除灰姑娘情節
詳細內容
不可質疑你的大自然
詳細內容
眼中熱鬧的愛情之後? ——淺談《愛情哇沙米》中的舞台表演
詳細內容
瓦舍之夢為戲與?戲之夢為瓦舍與?
詳細內容
陰性表層的幻覺效應
詳細內容
向鳥借鏡,現形展翅的天賦
詳細內容
未徹底釋放的玩性
詳細內容
與故人身影重合的戲台故事
詳細內容
滋味有話要說
詳細內容
「人情•味」的雙重疊影
詳細內容
在地化的再思考
詳細內容
瞳孔之下的群體焦慮
詳細內容
台詞之外,相聲的互文與錯綜
詳細內容
穿梭於虛實之間的劇場時空
詳細內容
入戲?決不。
詳細內容
不從眾的銀髮力量
詳細內容
食驗的另一種可能
詳細內容
永遠少一塊的拼圖
詳細內容
以鳥喻人的當代寓言
詳細內容
表演失策的限地音樂劇?
詳細內容
最終都得到幸福
詳細內容
溫馨情調的買賣?
詳細內容
愛的失能與逃逸
詳細內容
這不是我喜歡的那種
詳細內容
遊走生死之間的英雄相
詳細內容
荒謬的經典出走──在通俗化的過程,我們談等待
詳細內容
把孩童再幼兒化所導致的思考缺席
詳細內容
成長的答案
詳細內容
敲進心中的琴聲
詳細內容
大火快炒、細火慢燉的欲炙之色
詳細內容
衣著華服的草根精神
詳細內容
劇場化之歷史布袋戲
詳細內容
往昔日常的痕跡
詳細內容
人生入戲,不見得如戲
詳細內容
回歸露天的綜藝野台戲
詳細內容
觀眾熱愛的哭泣公式?
詳細內容
當代小將的青春水滸
詳細內容
自然為本的簡約之作
詳細內容
音色,轉換於貝多芬的永恆之間
詳細內容
在黃鳳姿與池田鳳姿之間
詳細內容
兒童劇演出的配音問題
詳細內容
不屈靈魂的不朽淬煉
詳細內容
人偶之間––淺談白色說書人的戲偶意義
詳細內容
19世紀歐洲沙龍音樂會再現的可能性
詳細內容
打擊樂與國樂的可能性
詳細內容
笑的作用及荒謬
詳細內容
兒童戲劇中喜劇元素的功能及失能
詳細內容
以愛之名而載道
詳細內容
找回心中被藏起的純真
詳細內容
青春是個時間命題
詳細內容
讓我們再次變成小孩
詳細內容
成(長)為人的旅程
詳細內容
那個我所思慕的虱目故鄉,在思念之後?
詳細內容
父權作用的往返
詳細內容
武戲+童戲的戲路
詳細內容
霸凌與被霸凌,難以言喻的成長張力!
詳細內容
淺談思鄉,聚焦呂嘉與NTSO
詳細內容
大眾化的成功、文學性的犧牲
詳細內容
金鑰匙將引領至何方?
詳細內容
華麗熱鬧的神仙大戲
詳細內容
鋼琴與小提琴的熱切交織
詳細內容
那個時候的青春
詳細內容
真人扮演的遊戲
詳細內容
兒童劇中的觀眾參與
詳細內容
技藝與戲劇之間拋接默契的再思考
詳細內容
沒有人僅是一顆星球?平行時空的自我剖白
詳細內容
La La Land與藍迪寇伯的音樂隨想
詳細內容
心之縫隙,使光透進
詳細內容
家將文化在舞台上的展現與轉化
詳細內容
遊戲的價值與想像力的衝突
詳細內容
在音樂的軌道中盡情流動
詳細內容
細膩與熱烈兼備
詳細內容
讓劇場走入大眾
詳細內容
荒唐等待的虛擬實境
詳細內容
兩種時間的對稱性破缺
詳細內容
環境音樂劇場雛形之作
詳細內容
以「食」入戲:味道與記憶
詳細內容
以配樂為主角
詳細內容
疏離與投入之間反思他者與自身建構的主體
詳細內容
獻給孩子還是獻給成人的故事?
詳細內容